阿里工作第一年感悟
明天就开始在家办公,趁年的尾巴还没过完回顾下去年经历。
写到这里时,内心不禁沉重起来,来到新公司这一年,付出的心力、脑力、体力远超过去,过的很不容易,对自己来说最大的挑战不仅是工作本身,更是工作之外。就个人在业务部门的经历总体来说有这几个方面:
- 工作内容
过去在中小公司的团队业务范围很大,在所负责方向上有很多可以选择,担心最多的不是没项目做,而是人力有限只能挑最重要的做。来到阿里发现变化很大,这里基础技术设施已经非常成熟,中小公司望其项背,追赶3年、5年都不一定能达到,因而工作内容相对中小公司有很大区别。
- 承前启后。正因为基础技术设施非常完善,如果不是非常基础技术的团队,业务层技术如果要造基础轮子基本没戏,业务技术重点需要考虑把业务场景抽象沉淀为系统来实现平台化能力,对于已有系统则考虑使用更先进的技术方案来提升效率降低成本。这个时候需要及时跟进集团新技术发展趋势和成熟度,通过新技术红利来优化业务.
- 推陈出新。如果不是新业务部门,大部分业务系统都已经存在甚至比较成熟,这个时候技术同学就需要思考如何找活,也就是如何从业务角度找出差异化或新切入点,从技术角度找更大挑战,从而做出对业务有价值的东西。
- 看点也看线和面。大公司特点之一是分工细化,一个业务流程可能涉及上下游多个人,每个人只负责流程中一个点。有人会问只负责一个点那这个人工作会不饱和吗?那举个🌰,一个流程往往涉及多个团队,你所在团队负责流程中的这个点,这个点的上游是多个团队和业务线,意味着其他团队业务流程走到这里的工作都是你的,工作量就会倍增,你的职责就是把流程的这个点不断优化不出问题。那问题也出现了,如果出现业务问题或者要优化业务流程,就需要了解上下游是做什么,这么做背后的思考是什么,这件事放在过去是那样做,如果放到现在怎么做可以更好,这是需要明白的,所以虽然我们工作只是一个点,也需要了解整体状况。
- 工作文化
本人在阿里的工作是用技术直接支撑业务,需求随产品而变化,相对过去干数据平台(不接触产品运营)的工作有很大变化。最大特点是要多跟业务方沟通,不仅知道个人的工作范围和技术本身,更需要主动了解全局,最好可以向上看两级,也就是了解需求方的需求方到底在想什么。这样更有利于技术同学去做优化
- 积极主动。过去的工作也会很积极去做,但来到阿里后领会到新的含义。阿里的特点是赛马机制,很多需求比较模糊,可以A团队也可以B团队来做,这个时候就看谁更主动积极跟业务方对接沟通需求,对于技术要求不是很大的需求,主动者更易胜出。团队内部也如此,所以要主动去看去找,主动担当责任,如果什么都等到别人安排到你就说明有问题了。
- 向上沟通。在上家公司因为个人工作不面对业务,所以都是先和主管定好计划再按计划做。在阿里这样行不通,首先这里业务一直在变化,谁都不知道突然来个什么高优先级需求或系统问题,这些都决定工作优先级和安排。这时候就需要先向上对焦好优先级和计划,这一点非常必要,不然一来别人不知道你干啥,另外啃哧啃哧干半天的事情如果不重要也不紧急,这就偏离团队发展主航道,工作价值就大打折扣。
- 做到比说到重要。阿里很注重方案落地,方案设计什么只是想想,能落地做好才最重要,这点在赛马机制中经常出现,多个人或团队在做类似的事情,那谁先做出来谁就脱颖而出。
- 更成熟的职场。这点是这一年来深刻的体会,过去在中小公司工作相对更单纯,在这里会发现更多人性的东西,这些不同于教材展示的那么阳光,但这就是最真实的职场,其实它也是社会的缩影。All in all,总有好的地方,不卑不亢,做真实的自己就好。
说了这么多工作的,那生活方面呢,2019年最开心的就是带家人出去旅游,这算是2019年忙碌中最开心的时光。
不论怎样,踩过的坑,再难,再不易,2019已经过去,过去的是经历,沉淀的是成熟。2020年注定是不凡的一年,因为老家湖北爆发肺炎疫情也第一次没回家过年,通过微信心系家乡,在网上看到太多心酸的、愤怒的、泪目的文章,只希望家人亲友们都顺顺利利,新的一年,武汉、湖北一定会更好!
PS:2019年看了一部韩剧《1988请回答》,对生活有新的理解,没有苦过怎么知道甜的滋味,生活不就是一场场喜怒哀乐的故事组成,经过了就会发现不一样的感悟。今天是20200202,祝愿新的一年和爱你和你爱的人好好生活!
(完)
再一次,给武汉加油,湖北加油!
版权声明:本文为xwc35047原创文章,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