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前后端部署
准备编写好的前后端代码
1. 前端通过 yarn bulid 命令生成dist文件
2. 后端是python 就是整个文件夹
3. 将前后端文件夹利用 PeaZip生成 XZ 归档文件
Linux输入命令行
执行命令:mkdir -p /var/www/idm_data_tools/
mkdir就是make directory,建立文件夹的英文简写,-p就是,整个路径一个一个文件夹自动建立。如果不打-p的话:比如默认只有/var这个文件夹,你就必须先建一个www,再往里建一个idm_data_tools
执行命令:chmod 777 /var/www/idm_data_tools/
给文件夹授权成所有完全控制的,chmod就是将某个文件或文件夹更改权限,777是最高的,就是所有人都可以读写删除
Docker处理
back文件夹为后端文件
在Dockerfile文件中修改相关文件夹路径及文件名称
front文件夹为前端文件
在Dockerfile文件中修改相关文件夹路径及文件名称
在 defult.conf 修改服务器地址
在 bulid_docker.sh 文件中修改版本号以及前后端文件夹名称
在 import_docker.sh 文件中修改版本号
注:两个.sh文件需要将行尾需要改为LF
在docker-compose.yml 中修改对应镜像名称
Docker文件拖入linux中
命令行: cd /var/www/idm_data_tools/
在当前文件夹中执行命令
命令行: sh build_docker.sh
版权声明:本文为w1313gone原创文章,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