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维基百科到裴松之注三国志

  无意间从李笑来老师的Blog(http://www.lixiaolai.com/)上看到一篇文章(链接),讲维基百科的。文中讲了维基百科作为一个草根百科全书战胜那些专家学者编撰的百科全书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维基百科采纳资料的标准是“可供查证”,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权威”。看上去好像很另类,觉得百科全书不权威怎么会有人信?原因其实没有必要细讲,看看今日维基百科的地位便可知。

  我倒是特别注意了“可供查证”这个标准。其实在史学界,那些很有价值的史学巨著无一不是遵循了这个标准,比如裴松之注三国。很多人都对三国志这本书进行过注,为什么偏偏裴松之的注这么出名,甚至有人觉得他的注比三国志本身还要有价值?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裴松之在采纳别人的资料的时候,遵循了“可供查证”这个原则----无论是百科全书还是历史文献,采集资料时最忌讳的就是带有主观色彩,裴松之非常聪明,他不替读者做决定,不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读他书的人,他只是原原本本的把他知道的资料记录下来,绝不会说这些资料与他的意见相左就不予采纳。这种非常客观的态度正是对待科学唯一正确的态度。

  维基百科不权威才怪!尽管它不采纳“权威”。

转载于:https://www.cnblogs.com/gebagong/archive/2010/01/06/1640746.html

THE END
< <上一篇
下一篇>>